认识“甜蜜的负担”:糖尿病小科普与日常管理

糖尿病,这个被称为“甜蜜的负担”的慢性病,正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。在中国,其患病率也逐年攀升。虽然名字听起来温和,但若管理不当,它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。今天,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,聊聊什么是糖尿病以及如何更好地与之共处。

什么是糖尿病? 简单说,糖尿病就是身体处理血糖(血液中的葡萄糖)的能力出了问题。我们吃进去的食物(尤其是碳水化合物)会被分解成葡萄糖,这是身体主要的能量来源。胰岛素(由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)就像一把“钥匙”,帮助葡萄糖进入细胞被利用。当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(1型糖尿病)或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(2型糖尿病)时,葡萄糖就会滞留在血液中,导致血糖升高,这就是糖尿病。

主要类型与区别:

  • 1型糖尿病: 多为青少年或儿童期发病,身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了产生胰岛素的细胞,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,必须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。
  • 2型糖尿病: 最常见类型,占90%以上,多在成年后发病,但现在年轻人甚至儿童也越来越多见。主要问题是胰岛素抵抗(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)和/或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。初期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(饮食、运动)控制,后期往往需要口服药或胰岛素。
  • 妊娠糖尿病: 指怀孕期间首次发生的糖代谢异常,通常在分娩后会消失,但会增加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。

糖尿病不可怕,并发症才要警惕!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就像“泡糖水”,会缓慢损害全身的大小血管和神经,引发多种并发症:

  • 心血管疾病: 心梗、中风风险显著增加。
  • 肾病: 严重可导致肾功能衰竭(尿毒症)。
  • 眼病: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  • 神经病变: 手脚麻木、刺痛、感觉异常,甚至影响胃肠功能和性功能。
  • 足病: 伤口难愈合,易感染,严重者可能导致截肢。

科学管理,“糖”友也能精彩生活! 糖尿病虽无法根治,但完全可以有效控制,关键在于“五驾马车”:

  1. 科学饮食: 定时定量,均衡营养(控制主食、低脂低盐、高纤维素),是控糖的基础。
  2. 规律运动: 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、骑车),有助于控制体重、改善胰岛素敏感性。
  3. 合理用药: 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,切勿自行调整。
  4. 自我监测: 定期监测血糖(空腹、餐后),了解血糖波动,指导治疗调整。定期监测血压、血脂等指标。
  5. 健康教育: 学习糖尿病知识,了解自己的病情,保持乐观心态,与医生紧密沟通。

小贴士:

  • 定期体检,尤其是有家族史、超重肥胖、高血压血脂异常等高风险人群。
  • 出现“三多一少”(多饮、多食、多尿、体重减轻)症状要及时就医检查。
  • 戒烟限酒,保证充足睡眠,管理好压力。

糖尿病管理是一场持久战,需要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和自我管理。掌握科学知识,养成健康习惯,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,“糖”友们完全可以过上高质量、充满活力的生活!

Scroll to Top